新移民新血輪

中時電子報97年9月17日一篇以「41名『本土娃』 撐住後營金砂分校」為名的報導說,正當許多偏遠國小靠著新台灣之子「貢獻」學生來源時,台南縣西港鄉後營國小金砂分校全校41名學生,竟無中外聯姻所生的第二代,這在南縣部分偏遠國小新台灣之子占全校學生二、三成比例的情況下顯得很特別。

報導接著說:「金砂分校主任吳鴻俊指出,南縣有些國小小一新生的新台灣之子比例,已連續兩、三年達五成之多,該校至今沒有新台灣之子入學,連學校老師都覺得不可思議,到社區訪視,發現學區裡幾無外籍新娘,少了外籍新娘拚出生率,學區新生愈來愈少就不足為奇,也因為如此,令校方擔心明年入學的小一新生數,是否足夠讓全校學生數維持在廢校門檻之上」。

YAHOO奇摩的新聞,立法委員楊麗環日前在邀請婦女救援團體、內政部、移民署等部門召開「新移民問題公聽會」時指出,台灣有40萬8547名外籍配偶,已佔總人口的1.7%,外籍配偶所生的新台灣之子總數已有25萬8千人,未來這些新移民將與客家、外省、福佬、原住民等並列為台灣主要族裔之一。

翻開教育部「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記載著96學年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數有10萬3千餘人,較95學年成長29.2%,占國中小學生數之比率則由1.6%激增至3.8%。

這些垂手可得的資料都在突顯著一個共同的意義,那就是新移民的數量在台灣已經達到具有影響力的程度,特別是泛稱新台灣之子的外籍配偶子女,他們雖然有位來自國外的媽媽,但卻是一群俱有中華民國國籍,不折不扣的台灣孩子。他們將和所有的孩子一樣在這塊土地上一路成長,就學、就業,奉獻他們的歲月和心力,也享有一切憲法賦與的權利與義務。甚而至於,外籍配偶和她們的子女們因著血緣、生活和習俗等關係,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多元的文化觀點,這些正可以彌補一個海島國度在文明進程上的缺口。

基本上,台灣本來就是移民的社會,在地住民包括了漢人移居台灣前最早抵達台灣的原住民、近幾世紀以來自中國大陸移來的閩南人與客家人,以及20世紀中葉因為國共內戰所造成的戰爭移民等。所以若是要為「台灣人」下一個定義,就必須接納包容不同時期來台的族群,一昧的從時間或種族上做切割,恐怕只會增加這個社會的動盪和不安。而從歷史經驗來看,族群與文化的融合,往往更能激蕩台灣的社會活力,因此,隨移民而來的異地文化的保留,也是促使台灣文明發展的課題之一,具體的說,努力於使異地文化與主流文化共生,才是幫助台灣社會族群融合的重要方法。

人口統計數字顯示,台灣已經邁入老年社會,這種情況下,40萬餘的婚姻移民以及她們所衍生25萬餘的第二代,對台灣而言毋寧是新血的注入,因此,如何讓這群新進的台灣人在我們的社會裡獲得健康的發展和付出正面的貢獻,才是我們應該關心的議題,而絕不是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她們、用放大鏡去檢視她們,甚至用不同的標準去要求她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通常過度要求外籍配偶對於本地文化與生活習慣的適應,反而會讓她們產生調適的問題,無論是主政單位,抑或嫁娶外籍配偶的當事人,如果有心要解決這個問題,還不如增加自己對外籍配偶母國文化的了解,因為這將更容易教她融入和適應本地的生活。

水可載舟,亦能覆舟,如果新移民是一股洪流,那麼我們是任其竄流,為害田畝家園呢?還是橫加阻擋,讓她蓄積催枯拉朽的能量然後潰決?與其如此,何不循循誘導,把洶湧波濤化作萬千柔水,成為滋潤大地的元素?(2008.10.20)

留言

CAEVIN寫道…
時報(台灣希望2008):過去廿年取得身分證者不過才十萬!政府為杜絕假結婚而制定人口管制策略,從夫家需出具財力證明外配才能歸化,到失蹤、離婚即遣返等,反成為不肖先生控制太太的「幫兇」。外籍配偶受暴層出不窮,有的為一張身分證能忍則忍,就怕離婚被送回國;但對完成歸化的人來說,身分證卻不一定是「保障」。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Ao Dai之美

越南越浪漫—岳家人的一天

真的是妳